“指向科学思维的证据课题课例推进”——以《走进分子世界》为课例

网站首页    教科研动态    “指向科学思维的证据课题课例推进”——以《走进分子世界》为课例

   2021年3月10日张世成工作室在无锡市山北中学进行课例研究推进研修活动,主题是“指向科学思维的证据课题课例推进”——以《走进分子世界》为课例。

   第一个环节是王伟彬老师和范艳梅老师同课异构《走进分子世界》,两位老师的授课特点都很鲜明,借用王宝斌教授的评语总结:王老师的课堂特点是知识获取重传授;范老师的教学特点是文化浸润重思维。

   两节课后,工作室聘请专家来自张家港市第六中学,特级教师、正高教师、副校长王宝斌教授点评和讲座。王教授先是对范艳梅老师的课进行点评:范老师的课创设多种情境,有视频情境,实验情境和问题情境。借助实验载体,在有质量的问题链的引导下,再把实验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范老师的文化底蕴浓厚,科学史从国外到国内,从古代到现代;语言功底深厚,课堂有幽默感,学生的学习活动多样化呈现。

   王教授还给大家展示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一核”、“四层”和“四翼”,“一核”是指教育的本质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是指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四翼”是指基础性、创新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在大的教育理念的支撑下,我们如何开展教学,就是我们的教育应该思考、设计、科研的重点。

   张世成导师对王伟彬老师这节课进行了点评: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对于实验环节的设计有一定思考,不急于把实验做成功,让学生在实验的失败中不断总结要点,最终走向成功。张特说:“实验成功容易得出正确结论,实验失败却能培养科学精神。”课堂的引入有待商榷,科学家的研究微观世界的方法不必急于告诉学生,可放在后面凝练提升。

   张世成导师及时表达他的独特观点,给我们学员提供论文的立足点,强调教育以生为本位,眼里心里都要有学生。提出的问题,创设的情景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教授知识。

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都有分子概念的教学,本次活动有机的进行了跨学科融合,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化学教研员崔广瑾老师和无锡市南长实验学校副校长耿雁冰老师也参与了这次研讨。

   无锡市山北中学全体物理教师都参与了这次活动,欢迎张世成工作室专家多来我校莅临指导和给我校老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https://wxsbz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25/10125333/images/21502295.jpg

https://wxsbz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25/10125333/images/21502962.jpg

https://wxsbz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25/10125333/images/21502293.jpg

2021-03-12 14:34:00
来源:无锡市山北中学